生活本就有万千滋味,人不同滋味不同,但不外乎“酸甜苦辣咸”。无论你喜不喜欢,上什么瓜子就磕什么生活,谁又能如愿选择呢?只是“它瓜任它瓜,我自磕幸福。”
逢年过节总是免不了往家里的果盘里装点瓜子,咸的甜的南瓜子,原味绿茶味牛奶味的葵花子。无论那种瓜子都承载着点“闲”。
正月里来,开门第一件事是互道新年好,进门第一件事是让客人吃颗糖“甜一下”,尔后互道家长寒暄理短。话少时间短,往往站着,如果话多,那瓜子就出场了。唠嗑唠嗑,坐下来磕着瓜子,慢慢聊,尽管聊来聊去总是那三两句,可却总是喜欢那一份清闲的时刻。
嗑瓜子也得有点闲——闲心闲情没有喧嚣,只有热闹的安静。
回想,往脑海深处里挖,一撮一撮的掘,嗑瓜子的场景大大不如“把酒言‘欢’”。
除上面所述的逢年过节外,竟然鲜有,不外乎几种情况。第一宴席上等待开桌的那一会儿,既然能参加宴席磕上瓜子,那一分闲心不可少;第二打牌(打八十分升级),偶有瓜子,但这也是难得的记忆,毕竟打牌的次数并不多,特别是工作后,既能打牌,那一分闲情必不可少;第三白事(丧事),人都会老去,互帮互助情理之中,主人往往会备上薄酒素菜,而瓜子是必备品,既能互帮互助那一分静必不可少;第四偶遇,偶遇谁人家里正在嗑瓜子,随手捉几个也磕了起来,但是却边磕边聊,一会儿的功夫,并无太多闲,毕竟是偶遇,闲心并未随时带在身上。除此之外,嗑瓜子的记忆似乎无处可挖。
不对,还有那年轻时候去KTV唱歌喝酒时,那一盘盘又贵又少又不能下酒的瓜子,虽如此,但是每唱必点,似乎那种场合就少不了它。毕竟话筒有限,酒量也有限,但是瓜子却可以无限,只要你钱多。
看来嗑瓜子真是要有点闲,要能坐的下来,要能静的下来,一起磕,一起唠嗑生活。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一人嗑瓜子也不如一群人磕的香,这是磕过瓜子的人都有过的体会。看着渐多的瓜子壳,有一种幸福感,香在嘴里,暖在心扉;看着不会磕瓜子的人,总难免会调侃几句,遇见那种特别不会的,还能现场进行教学,看着他/她越学越不会,反而越高兴,特别是磕那种“歪瓜裂枣”般的南瓜子;磕着瓜子,总难免会加上一句“我还是喜欢甜的/咸的”“南瓜子比较好吃”“葵花子更香”,熟悉的人每次都会重复这几句话,但每次都跟第一次听一样,因为谁也不会去特意记住,毕竟磕着磕着也就磕着了;一群人磕着磕着,最害怕的是遇见那“发臭”的瓜子,往往偷偷低头,默默吐掉,赶紧喝水,谁都知道,但谁也不说话,毕竟谁都磕过臭瓜子。
看来嗑瓜子也要有群一起闲的人,一起磕,一起品味生活。
嗑瓜子,磕的是瓜子,也是生活。
生活本就有万千滋味,人不同滋味不同,但不外乎“酸甜苦辣咸”。无论你喜不喜欢,上什么瓜子就磕什么生活,谁又能如愿选择呢?谁又能总是磕到平顺的瓜子呢?谁又能经常磕着又贵又少的瓜子呢?谁又能总是磕到“好”瓜子呢?又有谁没有磕过“歪瓜裂枣”的瓜子呢?谁又能经常遇见一群同样在磕瓜子的人呢?
咸、甜、原味、牛奶、绿茶等不同品种、不同味道、不同形态的瓜子。小小瓜子,大大的世界。然而不管如何,有点闲的时候,别忘记好好磕上一“顿”。它瓜任它瓜,我自磕幸福。
嗑瓜子的幸福,何乐而不为呢?
约吗?
点击蓝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