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瓜子我们总能够想起一个品牌,那就是洽洽,为什么炒货第一股能够成功?因为洽洽在早年间就利用了定位的理论——抢占舆论制高点,占据客户心智。
洽洽的由来
洽洽的创办人陈先保由官下海,当时很多人都说他”脑子“有问题,年轻有为的官员不做,非要去卖瓜子。众所周知,瓜子的利润比较薄,哪有科长的工作体面。
陈先保不在乎别人的各种评价,一心搞创业。当时他发现市场上的瓜子吃完之后手特别脏,而且吃完以后经常上火,苦瓜子的比例占据较大。
用定位的思维去考虑,能为消费者解决问题的产品就是好产品,他通过多方研究设计终于解决了上火脏手的问题,那就是用煮的。他将甘草、薄荷等中草药进行调配,再与瓜子一起进行蒸煮、炒制,反复实验后终于做出了咸淡可口、不脏手、不上火的瓜子。
抢占客户心智
当时有一个台湾的竞争对手,正林瓜子销售额破亿,面对正林瓜子的强势,陈先宝选择了占领舆论制高点,抢占用户的心智。在90年代初,信息还不发达,电视和报纸还是群众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陈先保手握万,又去贷款了万,斥巨资万在央视黄金时段打广告,作为刚起步的企业能够有这样的魄力也是难得。
但是结果也是喜人,年销售额破亿,年激增至4亿,洽洽瓜子当时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好吃不上火是消费者给洽洽的定位。
接班人不懂洽洽
年洽洽错过了电商时代,因为不懂互联网的陈先保退休了,洽洽由其侄女陈冬梅接手,陈冬梅虽然懂互联网,却不懂洽洽。
陈冬梅上台以后就开始走多元化,进入果冻和牛肉酱赛道,很明显这与自己的主业相差甚远。结果也在意料之中,洽洽所有的销售额都急速下滑。
陈先保不得不重新出山挽救洽洽危机,他首先剔除了果冻和牛肉酱,把方向拉回来,聚焦到瓜子上。年洽洽推出的山核桃味、焦糖味的新口味瓜子,不但迅速俘获消费者的味蕾,还开启了洽洽产品提价升级的进程。
洽洽的百亿目标
洽洽董事长表示,年洽洽目标是亿。但是,在他退休的这三年内,坚果三只松鼠抢占了大部分都市场,而且更具网络化,未来洽洽想要突破百亿还需重新制定定位,在互联网时代,机遇是稍众即逝的,第一名和第二名的差距不是花一倍两倍的资源就能打下来的。
洽洽能否起死回生?完成自己的百亿目标?你看好这个陪伴我们长大的洽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