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并不是一座非常古老的城市,它是随着徽商崛起,特别是近代通商开埠、工业文明到来而崛起的一座城市。但如果查找过往江城过往,还是能够看到不少古意的。
比如,并不怎么起眼的汀棠公园,我们无意中选择了它作为首站,却是预料之外的韵味悠长。它是芜湖一段重要历史的开始。
1汀棠公园与枭雄王敦
汀棠公园最大的特点是,是经过政府同意,由芜湖农民集资建设的公园,这在全国还是很少见的,起码我是头一回见。步行其间,以平湖为中心,草木花卉众多,色彩缤纷,风景甚美,适合休闲暴走。
路遇玩鞭亭,初初以为是一项运动项目,后发现大谬。这个汀棠公园的主要浏览景点,源自当年东晋明帝遭遇王敦反叛的追击,仓皇逃脱留下宝鞭之地。李白《南奔书怀》诗云:“顾乏七宝鞭,留连道旁玩”,即指此典故。攻破南京,诛杀异己后,为了更方便地遥控南京政局,退兵的王敦选择了南京上游的港口筑城,这就是“王敦城”,即后来的芜湖。
王敦虽是叛变,但其人也真的是枭雄,为人豪迈洒脱,被后人称为“王大将军”,不仅助建设东晋,还将东晋朝廷基本上把持在股掌,与王导一起推动“王与马并天下”。
假如不是从武昌起兵进军建康之时,军中病死,司马家完全更名姓王,也不可知。还是王导评价的公允,“处仲若当世,心怀刚忍,非令终也。”
可以说,王敦可与曹操不相上下,怪就怪在他翻盘试图篡位,而曹孟德更重名节,将机会留给儿子曹丕,自己死后被追为太祖。有趣的是,浸染魏晋风流的王敦在酒后,喜欢咏唱曹操“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他一边唱,一边用如意击打唾壶,以致壶沿被敲得全是缺口,故有成语“击缺唾壶”。
随着北人南渡,芜湖也被外来客们所占据,是为“南侨郡”,而魏晋风流终究难以抵御北方鲜卑族后代的大军,陈后主的建康沦陷。
从地图上看,武昌与南京长江中下游,芜湖在中间,像是一个天平,宁、汉自古就是长江之上不可分割的城市双雄。每一次,南京都要承受来自武昌的军事压力,王敦也好、桓温、左良玉也罢,还是太平军过武昌克安庆顺江东下,可直捣南京。而试图直接控制武昌的南京人,也曾如孙权、孙皓一般西迁,但始终还是脱离不了江东故土,直到蒋介石的政府击败了汪精卫政府,实现了宁汉合流,这两座彼此牵制乃至敌对的城市方化干戈为玉帛。
政治上的纷争让安徽成为必争之地,而安徽人对于政治的热心,有合肥李鸿章在前,绩溪胡家在后,对于经济实则要更热衷,那就是天下第一的徽商。芜湖的徽商,就要从鸠兹说起。
2鸠兹古镇,芜湖往事
芜湖又名“鸠兹”,古时,此处盛产鱼类,鸠鸟兹生,故名。在鸠兹附近有一长形湖泊因“蓄水不深而生芜藻”,汉武帝时,即更“鸠兹”为“芜湖”。像武汉一样,芜湖拥有众多湖泊。清末,凭借米市的繁荣,芜湖一跃成为安徽第一大城市。芜湖也是长江溯流而上的最后一个深水良港。这跟汉口从水泽之中走出,成为湖北第一大市(有段时间汉口是直辖市)何其相似。
要想寻找芜湖的璀璨,扁担河旁的鸠兹古镇不可不去,这里的夜晚更是美不胜收,成百上千只灯笼点缀着古镇,这是典型的徽派建筑,行走其间可以感受徽商们的黄金时代。想当年,阮弼、汪一龙、张文金、朱锦堂、胡贞一、李经方等徽商皆在此成就。
这是中国首个以徽商为主题的商帮文化旅游区,花费重金打造。五一期间,我们欣赏到了最美的烟花表演,体验到了什么叫“火树银花不夜天”。
芜湖,不管是鸠兹古镇还是芜湖古城,都是芜湖试图再次重塑辉煌的举动,毕竟这是拥有奇瑞汽车、海螺水泥、三只松鼠的城市,是当年“四大米市”之首,但现实是,它与省会合肥相比,已经不在同一个档次。
即使这样,芜湖还是芜湖,芜湖人有着自己的傲气。
3雁过留声,芜湖米市
芜湖仍在继续着自己的城市建设,除了年底即将竣工的轻轨外,还在修建自己的古城,这是很多只要有历史沉淀的城市都在做的事情。
古城,看似千篇一律,实则各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漫步芜湖古城,可以喝一杯老浮桥的茶,新上市的六安瓜片与太平猴魁,一盘瓜子配搭着,可以闲聊许久。随处皆是灯笼、小吃,想来夜晚应该会更漂亮。
其中,我最感兴趣的就是芜湖米市。我没想到芜湖居然还有这样辉煌的时代。
芜湖是长江中下游最大的米粮集散地,与无锡、长沙、九江并称为“四大米市”。芜湖米市的形成,固然跟地理位置有关,米商从湘、鄂、赣等地运粮到华南不便,运费高昂,即选择从芜湖水路绕道运粮,大量皖米在芜湖集散,然后运销华南、上海、宁波等大埠。
人为因素也是很重要的,这就是“宰相合肥天下瘦”的李鸿章。年,烟台条约签订后,芜湖被辟为通商口岸。“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酣睡?”第二年,视安徽为自己后院的李鸿章,迅速上奏朝廷,将镇江七浩口的米市迁至芜湖。镇江七浩口米市的稻米来源本身就是安徽巢湖及长江沿岸的产粮区,哪怕芜湖也有著名的南陵大米,安徽人本身本就不甘心,自然赞同。
同时,李鸿章还授意芜湖道员张荫恒(广东人),去镇江游说,劝说广潮、烟宁等米商迁芜。因为镇江前往芜湖对于他们来说,意味着成本的增加。于是,李鸿章家族向这些米帮许诺:“发放专营米业执照、米粮打包费用由卖方支付、外轮水脚银不另加价等优惠政策。”唯利是图的米帮始同意。
至清光绪八年,芜湖米市正式形成。年,安徽更在芜湖设立米捐局,规定所有运输米粮的船只,出安徽境内必须停靠于芜湖缴纳米捐,芜湖米市即坐上了四大米市的头把交椅。芜湖米市最鼎盛时更有“堆则如山,出则如江”的说法,这也推动芜湖成为“市声若潮,至夕不得休”的城市。
上世纪30年代,随着质高价廉、免税洋米的倾销,以及政府的裁厘加税推动芜湖米厘局和常关不复存在,大米无需经过芜湖,直接运往高价处即可,芜湖米市自此衰落。我们今天在古城看到的只是芜湖米市往日辉煌残留的痕迹了。
4滨江公园与芜湖公共租界
芜湖的天气跟武汉一样,说变就变。下午还是晒人的大太阳,四点钟就乌云弥漫,大风骤起。赶紧打车去太贰喝杯咖啡,一杯手冲,有着桂花巧克力的香气,一杯冰滴美式,沁凉回甜。
喝完咖啡,我们去买鸭子,顺路去江边游玩。我们发现芜湖并不大,城市却透露出江南的温婉气质,人们放慢脚步,在享受着生活。滨江公园,没有什么匆匆步履,更多的是闲适曼妙。
相较汉口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开放,属于五国租界,芜湖是中英《烟台条约》后被迫开放的商埠(具体叫做通商场,与租界有区别,毕竟安徽是李鸿章的后院),属于英国人的天下,这里还可以看到天主教堂、海关大楼、美孚楼、太古楼和怡和楼,以及当年的英国领事馆旧址。
如今,大英帝国早已成往事,曾经名动中国画坛的张玉良和潘赞画得像还留在旧海关大楼前,那段跨越阶层的爱情要人传唱至今。
当年,张玉良被嗜赌成性的舅舅从扬州拐卖骗到芜湖卖入妓院,巧的是,在宴席上遇到了芜湖盐督潘赞化,两人一见即和,在潘赞化的支持下,张玉良前往上海,专攻油画,后更赴法国,与徐悲鸿出同门,终成“中国第一个女西画家”。
长江与青弋江、水阳江、清水河汇合成就了芜湖这座城市,武汉的长江是时常的“浪奔浪流”,这里的长江要开阔平缓。武汉女人是急脾气大嗓门,武汉姑娘更像江南细女,走的是可爱风。有美女在临水拍照,佳佳道,“天气真好,今天应该穿裙子在水边拍照的。”
其实没什么遗憾的,在江边,我们碰到了一只警犬“好帅”,一个老爷爷带着它“溜达”,上前跟它合影,在老爷爷的“指示”下,它可以做出各种动作跟我们合影,比如用我的手握住它的前脚……
那人,那江,那狗……
5奇瑞汽车城
米市早已成了往事,英国人的租界也被国人收回了,现在令芜湖人自豪的是奇瑞汽车。
与拥有东风的武汉相似,芜湖也是一座汽车城,这里满大街跑的是奇瑞,使用滴滴打车的我注意了下都是车子基本上都是奇瑞的,这跟我在武汉滴滴打车经常遇见东风何其相似。武汉封城之时,我写过一个人物专访,驾驶红色奇瑞艾瑞泽的“骑士”自发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那是我对奇瑞好感的开始……
奇瑞的迅速崛起,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我在何伟的《奇石》中读到过芜湖汽车城的文章,当时彼得·海勒专程来到芜湖调查写作汽车城的文章,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去找找读读(藏书一时半会找不到了),那个年代的中国,那个时候刚刚诞生的奇瑞,很魔幻。
如今的奇瑞,不仅更新迭代了许多,在芜湖卖得好,在埃及等非洲国家也卖得很好。在后来《时代周报》的采访中,何伟这样评价,“中国人做很多东西很快很高效,但质量不好。美国也是这样,有时候要方便要快,质量就会有问题。”
他说,“芜湖那个地方没什么重要工业,能有汽车工业已经很厉害了。一开始奇瑞没有登记,我问他们,他们说这跟超生一样,不能提前登记,生了以后可以。我觉得很好玩,也很聪明。”
何伟和当年的人们大概也想不到,当年的“超生”,现在成了“放开”,不管是汽车,还是个人,这是一个时代的变化,不管白云苍狗,人与车都生活在魔幻之中。
作者:舒怀
图片:舒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