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要进一步释放汽车消费潜力,确定加大汽车消费支持政策。据悉,政策实施今年预计可增加汽车及相关消费大约亿元。
支持政策包括以下三点:一是活跃二手车市场,促进汽车更新消费,对小型非营运二手车,8月1日起全面取消迁入限制,10月1日起转移登记实行单独签注、核发临时号牌;二是支持新能源汽车消费,车购税主要用于公路建设,并考虑当前实际研究免征新能源汽车购置税政策延期问题;三是完善平行进口政策,支持停车场建设。
我国二手车行业发展至今,仍未摆脱“小、散、弱”的局面,二手车限迁、征税办法束缚以及缺少临时产权登记,曾被业界公认为阻碍二手车便利流通的“三座大山”。业内人士分析认为,新刺激政策的实施将打开二手车交易堵点,促进全国统一大市场中汽车流通体系的完善。
促进二手车流通及新车销售
在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看来,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将有利于二手车流通,丰富二手车市场的车源,加速二手车置换新车的过程,对整体汽车市场都有推动性效果。新的刺激政策的实施将有利于形成二手车交易全国统一大市场,对汽车流通体系的促进极其巨大,也有利于新车销售。
崔东树分析称,目前大部分城市已取消二手车限迁,但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这三个重点地区还存在“国六”门槛,其他城市的国五及以下的高端二手车无法进入一线城市市场。
“由于部分发达地区消费者无法购买国五二手车,因此部分优质二手车有些情况下价格低估,车主不舍得低价卖车去更新车辆。车源全国流通无阻碍,扩大了资源合理利用,消费者也有更多的选择。”崔东树表示。
瓜子二手车联合创始人王晓宇表示,新政还将对二手车价格保值起到稳定促进作用,缩短交易周期,加速二手车在全国范围的流通;也将解决部分限牌城市,由于牌照指标有限造成的二手车流通卡阻问题。二手车流通环节的畅通,将加快二手车的售出,有利于新车置换的提速,加速汽车消费潜力的释放。
二手车将回归商品属性
临时产权制度的逐步建立,也有利于经销商的可持续发展。在崔东树看来,目前经销商的二手车业务仍未有效做大,政策问题是重要因素。按照目前的政策和交易流程,二手车更多被定义为“资产”而非“商品”,其所有权在实现过户后才完成转移,并不是在进入流通流域就完成所有权转移。
今年10月1日起转移登记实行单独签注、核发临时号牌,将使二手车恢复商品属性,从而在市场上实现自由流通。新政策实行后,未来二手车经销商的经营二手车将有更好的产品运作空间,大幅提升经销商的盈利能力,有利于经销商可持续发展。
“在没有最终使用者购买之前,每次交易无需都走提车、过户等流程,这能够极大降低成本,提高周转效率。同时,二手车按照商品来记账,还可以在银行做抵押,能够获得融资,从而帮助二手车企业快速成长。”崔东树表示。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有关负责人分析称,对于从事二手车经销的企业来说,二手车单独签注回归了商品属性,有利于企业规模化发展采购融资和库存融资等。二手车经销的销售收入可计入企业会计报表,这也是二手车行业往规模化证券化的轨道发展一个标志。
刺激政策取得初步成效
在此之前,国务院已于5月31日发布《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其中明确全面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恢复二手车商品属性,并明确提出包括财政政策、金融政策、消费政策等六个方面33项具体政策措施及分工安排。随后一个月以来,取消二手车国五限迁政策也在全国各地陆续落地。
6月17日,江苏省宣布“取消国五非营运小客车转入限制”;6月20日,重庆市公安局正式实施“促进汽车消费畅通物流运输10条便民惠企措施”,取消二手车限迁政策;6月21日,浙江省发布《浙江省商务厅等5部门关于促进二手车交易繁荣发展的通知》,加快推进取消二手车国五限迁政策落地实施;此外,河北、天津、四川以及珠三角地区的佛山、深圳、珠海等城市也解禁了国五二手车的迁入。
目前来看,这些刺激政策已经取得初步成效。乘联会最新数据显示,6月1日至19日,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93.5万辆,同比去年增长24%,环比上月增长43%;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销量94.4万辆,同比去年增长34%,环比上月增长52%。
记者近日走访花乡二手车市场了解到,近期客流量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一半以上,在主营中高端车型的交易大厅,客流量已经恢复到正常水平的7成左右。“低端车型外迁较多,受疫情影响较大,中高端车型本地消费占主流,受疫情影响相对较小。”相关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这也从一定程度反映出北京本地市场的二手车消费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