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瓜子二手车直卖网,没有中间商赚差价,车主多卖钱,买家少花钱,创办一年,成交量就已遥遥领先,买卖二手车,当然上瓜子。”
几年来,由于瓜子二手车直卖网(下称“瓜子二手车”)这段广告语反复播出,成为了人们熟悉的话语,甚至一些小孩也对此朗朗上口。
尤其“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说法,被网友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了多次创作发挥。
但正是这段“耳熟能详“的广告语,让瓜子二手车招致巨额罚款:年11月前后,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海淀分局对瓜子二手车下发行政处罚决定书,罚款万元。
原因是上述广告语存在误导消费者的内容,被认为涉嫌“虚假宣传”。
此次处罚的万元正好是瓜子二手车与乐视网签订的广告订单的总金额,这是中国二手车行业首张千万级罚单。
1
我浏览了一下对这则消息的评论,简单摘几条如下:
“如果二手车电商把这些广告投入用于产品、服务的研发,必将很好地提高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在理性的消费者看来,这些更多的只是行业内的自娱自乐,并不能为他们创造实际的价值。“
“二手车电商平台想要长久发展,应该自律自重自省,把消费者放在首位,努力提升自身的产品和服务,而不是去强调话语权。消费者的口碑就是企业最好的宣传工具。”
类似的分析,还有很多。我认为这些都属于“道德正确”的大道理,会让人有种“听过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这一生”的感觉。
与其说些隔靴搔痒的评语,不如看看究竟瓜子二手车的广告带来了些什么,以及在这广告的表象之下,潜藏着怎样的的意图。
通过人们感知的事实已经得知,“个人卖家卖给个人买家,没有中间商赚差价”传遍大江南北后,很多人都以为,这是瓜子二手车开创的新模式。
然而,事实上这个模式最早是人人车提出的,只是瓜子二手车看奥这个模式出现之后,就高举高打斜枪杀入,进行密集的广告饱和攻击。
以至于,消费者一看到“没有中间商赚差价”的提法,就马上联想到瓜子二手车。
可以说,尽管瓜子二手车后来因为这句广告收到巨额罚单,但是凭借“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占领了众多消费者的认识——在人们的心目中,瓜子二手车就等于“去除了中间商”。
后来有人爆料,瓜子二手车并不能真正消除中间商赚差价,甚至还为新的中间商创造了不少牟利空间。
但对于瓜子二手车来说,这可能不算大事,因为之前的广告轰炸把大多数人都“洗脑”了——瓜子二手车就是没有中间商。
至于有些评论指责,二手车网站在广告方面投入过多的钱。我觉得,这是因为包括瓜子二手车在内的公司在争夺快速成为二手车电商这个品类的王者。
在《成为独角兽》一书中,对品类进化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品类定义阶段,市场上突然出现了很多这个品类的公司,例如数以千计的团购网站涌现的“千团大战”、遍地开花的“直播大战”。
又像Ubr、滴滴、快的等等刚出现的时候,市场上各类打车软件像雨后春笋出现;
共享单车领域也是一样,曾经满大街都是各色共享单车,人们开玩笑说颜色都不够用了。
瓜子二手车之所以砸大钱做广告,就是想抢先用自己来定义“互联网二手车买卖”这个品类。
在这个阶段,谁开创了新模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谁采取了饱和攻击,并让用户深刻地记住。
接着是品类发展阶段,品类王开始出现,竞争公司逐渐减少。比如团购品类的美团点评,比如网约车品类的滴滴,比如短视频平台的抖音。
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平台之间的口水战,使得二手车电商成了最近两年除共享单车以外最热闹的一个行业。
瓜子二手车收获的千万级罚单,也预示着该行业开始迈向第二个阶段。
最后是品类主宰阶段,由品类王主宰市场,其他公司都消失或者变得无关紧要了。
通吃的赢家是让用户持续地保持粘性。Facbook不是最早的社交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