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上午,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结合线上购买二手车调查情况,对涉及的二手车之家、淘车、人人车、瓜子二手车、优信二手车、58同城等6家平台进行公开约谈,要求立即整改,建立健全相关机制,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
约谈:自查自纠整改要落地见效
二手车交易市场快速发展,线上平台不能成为法外之地。四川省消委指出,被约谈平台要及时整改并积极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履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定义务;规范信息发布机制,展示的商品或服务质量信息应真实、全面,不得作虚假或引人误解的宣传;加强大数据运用,及时遏制发布虚假信息、隐瞒关键信息等违法失信行为;健全售后服务机制,从源头减少消费投诉,提升售后服务水平。各平台要正视此次调查发现的问题,开展自查自纠,及时提交书面整改方案。
约谈会上,各平台纷纷表态。人人车表示,积极整改虚假车源问题,对平台开展全面抽查。二手车之家表示,进一步规范车源信息审核,及时清理虚假车源,加强商家信用监管,安排人工受理消费者咨询与投诉。58同城表示全面整理、筛查平台二手车信息,对错误、有害信息加大识别力度,对二手车商加强管理,畅通消费者投诉渠道,优化合同格式条款等。瓜子二手车表示,继续为消费者提供七日无理由退换车服务,加强大数据运用,完善消费投诉处理机制。优信二手车表示,先收钱后看合同确实给消费者带来不便,平台将积极整改,全面提升服务质量。淘车网表示,全面开展自查,完善信息发布审核机制及售后服务体系,呼吁出台二手车行业标准,共同推动二手车交易市场高质量发展。
调查:线上二手车交易问题多
3月4日,四川省保护消费者权益委员会发布线上购买二手车调查报告。报告显示,部分二手车交易平台主要存在发布虚假车源信息、车辆参数不实、交易合同存在霸王条款等七大问题。
线上发布二手车车辆重要信息参数与实车信息参数不符。体验员通过网上信息截图确定车辆的型号、价格、颜色、年限、配置、里程数等信息,并预约线下看车,发现51个体验样本中有16个样本存在信息不一致现象,主要涉及车辆里程数、价格、配置等信息。
涉嫌发布虚假车源吸引消费者。在58同城、二手车之家、瓜子二手车、人人车、淘车各体验10个样本,58同城有8个样本、二手车之家有1个样本线上车辆与实际车辆不符,人人车和淘车各有1个样本无法看到实车。
收费事项告知不清。部分平台存在未准确告知过户费、上牌费等收费项目的现象。各平台及商家存在收取GPS使用费情况,GPS是金融贷款方为了降低商业风险安装设置的,若未征得消费者同意即将GPS使用费转嫁给消费者,单方面加重了消费者的义务。
存在收取定金程序瑕疵问题。优信二手车只提供线上看车,且消费者需要先交定金才能看到电子版合同条款。优信二手车在消费者未知晓合同主要条款的情况下要求消费者先缴纳定金再看合同的行为,无疑是对消费者的知情权的侵害。在调查中还发现优信二手车购买车辆,均需要支付-元不等运费。
交易合同存在霸王条款。本次调查收集到商家合同10份、平台合同6份。从合同形式看,有买卖(销售)合同和居间服务合同,合同主体有三方(买方、卖方、居间方)和两方(买方、卖方)。从合同名称看,有二手车买卖居间服务合同、车辆销售合同、委托购车交易保障服务合同等多种形式。主要存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免除经营者责任,排除消费者权利。9份合同中有“里程不负责条款”,10份合同中有“车况免责条款”,显失公平,属于“霸王条款”。二是合同重要信息约定不明,易产生纠纷。
个别平台怠于审核把关。体验员对58同城展示车辆信息虚假现象进行投诉后,58同城先将该错误车辆信息下架,次日又将错误车辆信息重新上架。说明平台对车辆信息真实性的审核上把关不严,且在部分消费者投诉之后,仍未更改相应信息,显示了平台对消费者投诉问题未有效处理。
存在侵害消费者隐私权、个人信息权的情况。一是夜间推销侵扰消费者生活安宁。体验式调查中,58同城、二手车之家、人人车、瓜子、淘车5个平台均存在销售员在夜间来电推销,影响消费者休息的情况。二是过度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体验式调查中存在多个销售员多次联系推销情况。人人车多个门店销售员电话宣称预约的车辆在自己店内,但调查员前往门店后发现并非线上预约车辆。此外,优信有5位销售员要求添加体验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