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铭记第137集丨刘德厚汉江南岸的日日

                            

为纪念中国人民 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中共丹东市委宣传部策划、组织丹东广播电视台、抗美援朝纪念馆和社会力量,抢救性拍摄抗美援朝口述历史大型系列纪录片《铭记》,以“寻找最可爱的人”“讲述最可爱的人”“学习最可爱的人”为主线,重点采访参加抗美援朝的 老战士和支前模范等,通过经历者的亲口讲述,帮助人们全面了解、永远铭记 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继续奋勇前进。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大型系列纪录片

《铭记》第集

刘德厚: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

在报告文学《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中,作家魏巍用饱蘸深情的笔墨,描写了71年前那场艰苦卓绝的战斗。今天,96岁的刘德厚老英雄为我们讲述38军在天寒地冻、缺粮少弹的情况下,阻击敌人、坚守阵地的日日夜夜。

刘德厚年出生在山东临朐,年入伍,参加了解放战争中的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等。年10月,他随38军师团出国作战时已是2营4连排长。

第四次战役中,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为挽回败局,从年1月25日起,逐次发起全线进攻。 第38军师在汉江以南地区实施坚守防御,迟滞、阻击敌军进攻,保障主力在东线横城地区实施战役反击。

刘德厚:冷啊,也没有办法,我们背着这么大的小镐,这么大的小铁锹。那都上冻啊,上冻有一个好处,下上雪了,雪底下冻这么深,没有雪的地方冻这么深。刚去的时候,敌人还没打啊,我们就刨,刨一个小坑,这么大的小坑,这么深,在里面趴着,没有那个坑就冻死了。

刘德厚年10月出国作战前

团负责防守交通要冲高地,敌人发射了成千上万发炮弹、航空炸弹,掩护步兵轮番进攻。

刘德厚:我们在山头上 打了两天两夜,我那个排就还剩我们三个人,都死了,牺牲了,我当排长,剩了一个班长,剩了一个战士。剩了三个人,我左边一个战士,右边一个战士,离我多远呢,离我有二百多米远。我就把俺们牺牲的战士的子弹搬过来,把那个歪把子机枪拉两挺过来,我把它安上,敌人一冲的时候我两个手打,两手开枪打,把敌人一打,敌人咕噜咕噜滚下去了。

双方的阵地争夺战异常激烈,刘德厚和增援而来的多名山炮营战士打退了美军多次进攻,战斗进行到黄昏,弹尽粮绝。

刘德厚:咱们子弹,枪啊都没有了,原来带的三八枪,我用的三八匣子,三八匣子枪我扔了,怎么扔了呢,子弹没有了,拿着不得劲,打仗挡害,就扔了不要了,战士的枪也扔了,都捡美国的卡宾枪,捡的子弹,卡宾枪有个坏处有个好处,一个是轻,一个枪4斤沉,咱们原来出国使用的枪,是7斤沉,7斤,他的4斤很轻很轻的,他的打子弹只能打到一百米,再远了打不了啦,咱们三八枪能打五百米,不一样,当时他有子弹啊,咱们的枪没有子弹了,敌人往上冲,到了三四米远,十来米远我才打呢,远了打不了他,近了再打他。

刘德厚激情讲述汉江南岸战斗

敌人改变战术,发挥火力优势给我军制造杀伤。

刘德厚:上不来,他就搁那个坦克炮往上打,一打没打到我身上,打我身上我就没有了,打旁边,把我崩了这里,这里崩了(炮弹皮)崩负伤了,没法处理,就自己这么捂着,敌人一打,我负伤我走,敌人上来不把营部抄了吗,那还了得,我负伤也是一样,枪进去负伤了,我不知道(子弹)打进去,你们不懂,枪子打在身上,不打这地方不疼,光觉得麻酥酥的不疼,要是看到了,完了,看到马上就走不动了,那是精神作用。

战斗进行到僵持阶段,拼的就是毅力。刘德厚连队这时已是弹尽粮绝。

刘德厚:俺们背着的炒面都吃光了,我在那里三天三夜,也没吃饭也没喝水,没有吃的,上不去,咱们给养,饼干又是子弹往上送,送不了,敌人专门打后方,敌人的大炮飞机白天黑夜地打,那照明弹在空中铮明,就和白天一样,你不敢送,一送敌人给你打下来,上不去。一打仗的时候三天五天不吃饭,不觉得饿,脑袋瓜子光考虑打仗去了。

危急关头,团将 的有生力量通讯排送上阵地,这些平均年龄不到二十岁的生力军加入战斗后,三个小时打退了美军六次进攻,将高地牢牢控制在我军手中。

刘德厚:我在那个地方,自己一个人打死一百多人,他上不来啊,俺们三个人守了多少天,守了三天三夜。

刘德厚荣立三等功证书

此次作战,38军和兄弟部队以无比顽强的防御,制止了美、英军在主要方向的突击,共毙伤俘敌1万余人,有力地保障了 主力在东线的反击作战。每当回忆起汉江南岸的战斗岁月,刘德厚都心情激动。

刘德厚:我们打仗为了什么,我不是为了我活着,我不是为了我自己,我是为了我们中国老百姓,中国的胜利,老百姓的安全,将来以后,我们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我们国家也过上好日子安全,好好建设我们祖国。

刘德厚与本文作者合影

抗美援朝口述历史采访线索热线

-

邮箱:ddxwb

.


转载请注明:http://blog.hzbdfjk.com/sszl/53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