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百姓们常调侃“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
村官们是被村民们信任才选举成为村官,但如果他们在其位不谋其职,不以村民的利益为前提,不为村民做主,那么还不如辞掉村官职位回家卖红薯呢。
话是这么说,那么什么才叫“不为民做主”呢?今天就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村官做了以下3件事,那么村民是可以直接举报的,也算是捍卫自己的利益。
那么是哪3件事呢?一起来看!
一、把村民的补贴收入阆中
村干部的工资其实不算高,比如我父亲是我们村的小组长,一个月其实也只有几百块的工资,但村里有什么通知,爸爸需要去挨家挨户的通知来开会,或者传达到户。
村里要交医保或亩数钱的时候,爸爸也要帮忙收钱,然后统一交到村里去。
事情不算少,有时候开会爸妈还要茶水瓜子招呼人家,但一个月的工资也的确不高。
我们村长的工资听我爸说也才四千左右,甚至还不到点(前年知道的)。
其他职位我个人不是很清楚,但村干部的工资可能真得不像我们以为的那么高。
但可能有人发现,他们的工资并不高,可生活水平却很高,这里面就有猫腻了。
有的村干部会假公济私,把国家给农民的补贴金揣进自己的口袋里,比如以前隔壁村统一种核桃树,本身是有肥料和树苗补贴的,但有一家却没得到。
那家人就通过互联网曝光了当地的村官,事情得到处理,补贴也拿到,相关人员也得到了惩罚。
所以如果遇到这种把村民应得的补贴中饱私囊吞掉的村官,农民们可以举报,最好是换一个真正为民做主的好村官。
二、把低保名额给自己的亲戚或与自己关系好的人
这点不用我过多解释,相信大家都能理解吧。
裙带关系在我们所处的社会非常普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是常态。
而村里也有的村官一碗水端不平,尤其是在低保户这种惠农事宜上。
有的村官会把低保户的名额划分给自己的亲戚,或者与自己关系比较好的人,但这些人可能并不符合低保户的条件,这样占了名额,村里真正贫困,老无所依,负担很重的村民就没能享受到国家的福利和关爱,这就是不公正的行为。
这点其实很多村都有类似现象,但有时候村民们觉得没法反抗,或者觉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也就懒得管。
可低保补贴本身就是国家对条件不好,需要关怀的村民的一种帮扶,当这样的名额被胡乱用了,那这一切就变得没意义。
真正需要摆脱贫困,需要帮扶的人没有得到帮助,反而养肥了一群原本就很肥的人,那不是扯淡么?
所以如果遇到这样的事,村民们在可以确定事情真实,有据可依的情况下举报村官,这样不为民做主的村官不下台真的难平民怨。
三、村务不公开透明
每个村都有村民、村长,当然也有村务。
所谓村务其实就是村级事务,比如村级规划、管理制度、脱贫致富、土地承包、财务管理、村级换届、调解纠纷等等事宜。
村官有义务让村民们知道这些村务,比如收钱是拿去干嘛,交医保还是亩数钱,还是怎么的,财务要公开透明。
还有说村级换届,这个我挑出来说是因为我感觉这个很多农民会有所忽视。
选举村干部或组干部,这是村民理应知道的。
比如我爸爸当组干部,也完全是因为村里人觉得爸爸有气魄,在组里有些威望,以前组里有人打架吵架闹矛盾都喜欢叫爸爸去劝架调解纠纷。
所以组里人觉得,让爸爸当组长会更好。
组里人的信任,爸爸也做的很好,很多人甚至推荐他去参选村长,但爸爸觉得自己只是小学文凭有点自卑就没去。
但爸爸当组长的6年里,把我们组与其他村的水泥路带领修通了,以前国家给钱,但组里人懒懒散散,这家要出去打工,那家要忙着插秧,谁都不愿出劳动力。
但爸爸当组长后,会和气的和人家说修路的好处,组里人也愿意给爸爸这个面子。
现在我们组家家都通了水泥路,也通了网,组里水泥路需要维护检查,组里人们也愿意配合爸爸。
所以作为村干部组干部,有义务让村民们知道国家给农民们的一些福利和政策,尤其是关乎农民利益的,更有必要。
说不说是村干部们的事情,做不做是农民的事,可前提是得让农民们知道有这个事情。
所以如果村干部们为了自身利益故意不公开透明村务,不让农民们知情的话,那么农民是可以举报的,村干部可能下台,被取消任职资格。
村干部组干部的选举大多是会让农民们知道的,但据我所知很多农民其实参与度不高,他们会觉得如果自家人没有资格的情况下,选谁都一样,他们不热衷参与选举,但选举完毕后又对新上任的村官抱有质疑态度,甚至说不好听的话,也不愿意配合别人做事情等等。
一个好的村干部是会为自己村的富强而努力的,会以带领农民致富为己任。
反之一个不好的村官,可能只想着怎么利用职位为自己谋权谋利,怎么吃农民的钱等等。
所以村干部的好坏是非常重要的,村民们有义务参与选举,一起投票,才能选出大家满意的村干部,才能选出真正为民做主的村官!
好了,希望大家都能勇敢拿起手中的武器,与贪污腐败作斗争,一起创建美好家园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