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坚果行业里,三只松鼠、良品铺子和洽洽瓜子这三巨头早已割据一方。但是,年初百事以7.05亿美元收购好想你旗下的“百草味”品类,这让坚果行业三大巨头不得不调整策略积极应对,那么,他们该如何应对这场品牌大战?是利用流量策略抗住百事的介入?还是专注打造品牌的护城河?什么样的打法才能在消费者心中占据特有的地位?
一、洽洽瓜子与良品铺子是如何逆势上扬
想看懂这场零食大战,就要明白流量和品牌这两种思维战略对于品牌的长期影响。
就拿三只松鼠来说,年三只松鼠成为首个营收过百亿的坚果品类企业,它的红火很大程度上是借助了流量红利,正好碰上互联网流量思维崛起的时候。然而据三只松鼠的财报中的利润数据反映,其年实现归母净利润2.39亿,同比下降了21.43%。
这其实就是大多数依托于互联网流量崛起的企业要面临的困境:成本不断上升,利润率不断下滑。
因为互联网流量的一个属性是,受众对性价比极度敏感,对决策成本稍高的产品不乐于接受。这意味着你花大价钱购买和运作流量,压低价格利润换取流量支持,虽然能迅速拓宽市场,但难以占据用户心智,更迫使利润下滑。三只松鼠便印证了这一点。
如果从品牌认知的战略突进,找到差异化市场切入一部分中高端消费人群,形成品牌认知,那情况会完全不同。
良品铺子就持续坚定聚焦品牌势能的道路,结果也自然不同。他们喊出“更高端的休闲食品”鲜明差异化口号,重点捕获城市主流中产阶级人群。良品铺子还与分众合作,在电梯及影院媒体针对城市主流人群精准投放。年良品铺子公司营业收入77.15亿元,同比增长20.97%;归属母公司净利润3.4亿元,同比增长42.68%。其中,高端产品的销售占比达30.66%,市值突破亿。
良品铺子的策略也充分说明了企业的竞争力是品牌认知,它瞄准了城市中产人群的消费市场,形成自己的差异化竞争优势,随而构建品牌认知优势,这很好说明了差异化战略比单纯的流量策略更具杀伤力。
洽洽与良品铺子不谋而合。对于品牌老化的恰恰来说,创新是保持品牌力的重要手段。洽洽通过创新主打产品“洽洽小黄袋每日坚果”,依托产品保鲜技术优势,打出“新鲜”旗号,在分众传媒电梯媒体上投放了大量广告,并引导消费者通过电商平台购买,投放仅仅一两个月后,其销售量就开始爆涨。年,洽洽小黄袋每日坚果实现含税销售额约8.5亿,同比增长64.21%。
可以看出,三只松鼠与洽洽、良品铺子走的是截然不同的路。即便年三只松鼠创新推出了碧根果品牌爆款,做出了品牌差异化,但是在它推出的产品越来越多元化后,本来具有的差异化品牌认知优势也逐渐减弱。更由于长期依赖流量,无法在高端领域突破,原有的品牌认知优势逐渐涣散。
二、为何他们都绕不过分众
分众传媒董事长江南春提出品牌认知的重要性,只有构建品牌认知优势,才能形成最有利的竞争力。
所以,要提升流量的转化率,势必要提升品牌势能,从而提升品牌的溢价能力。
不止洽洽、良品铺子,事实上,在过去五年中,饿了么,滴滴,瓜子二手车,飞鹤,波司登,良品铺子,洽洽小黄袋,妙可蓝多,小仙炖等是通过分众传媒进行品牌引爆的。
中国五大研究公司的调研结果显示,分众日覆盖人口达到3.1亿。在有限的空间中,品牌要形成音量优势,以高频集中引爆对付碎片化传播是非常有优势的。互联网长时间、碎片化的种草,与分众投放场景下完全不同,分众能够帮助企业形成种草到拔草的闭环。
此外,分众在数字化上的成功转型也实现了品效协同。分众和天猫进行合作后,分众的品牌广告投放是品牌数字资产的积累,品牌可以从天猫数据中分析挖掘更多潜在用户,不断扩大购买人群,还可以获取楼宇人群画像的数据库,针对目标消费人群进行产品的精准投放。
从这个角度看,分众是包括坚果品牌在内,亟需拓展品牌认知、寻找品牌新定位和引爆方案的企业最适合的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