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万不要把别人对你的好,当成理所当然

运营公司的账号时,经常会有后台的读者发来消息,一上来就说,给我开点书单吧。

我说好啊,你想看哪种类型的?大多数人回答,都可以,你推荐吧。

想说书的类型有太多太多,你是要看文学类、教育类、人文社科类还是生活类?

而单拆开看,文学类中又包含小说、随笔、传记、心理学等。

我又如何只因你一句“推荐本书吧”,就从这么多类别中得知你的需要?

况且我觉得,与其你问我看什么书有用,还不如我告诉你,无论看什么书,只要能养成每日读书的习惯,都会有点用。

有次一个读者一直强调随便推荐,只要是有用的好书就行,我回复说:要不然你先去百度一些图书商城的畅销书排行榜看看,说不定你会找到你感兴趣的。

哪知对方扔过来一句:算了吧,百度又不知道我喜欢什么。

还有一批粉丝是来诉苦的,什么“我现在的生活很糟,已经到了跟老公生活不下去的地步了,我该离婚吗?”,或是“我很想让自己变得优秀,可是我就是没办法逼自己啊!”之类的。

其实这类问题我真的很难回答,该不该离婚这个问题,并不是因为我一句话,你就能做得了决定的。

至于你用嘴巴过着不甘心的日子这件事,我确实也没办法告知些什么,毕竟想变优秀,首先就必须要有行动力。

而就在我反复劝说对方,不能仅凭我根据三言两语的故事来判断的说辞,还应该自己主动去尝试解决的办法时。有人回了句:那要你干嘛?

有句话说,你以为的「举手之劳」和「适度关心」,真的不是「理所当然」。其实我也可以对你置之不理,不过是了解那种希望被回复的期待。

最近观察了一件很好玩的事,我给它取了个名,叫“关灯理论”。

事情是这样的。

每天中午十二点到一点半是我们公司的午休,吃完午饭后,大家会待在座位上休息一段时间。

因此,公司内的灯在这时一般都会关掉,只是不是统一操作,而是不同区域的开关由各自区域的人操控。

我观察过一段时间,发现我换过了三个不同区域,去做开关灯这件小事的人还是那几个。

而剩下大部分的人就永远坐在座位上,无条件地接受这份「理所当然」。

否则,就一直等着,哪怕亮着灯睡觉,或是关着灯工作,都没有意识主动、顺手去做这件事,也没有想要去了解灯的开关究竟在什么位置的想法。

可能我真的比较无聊吧,调部门又换到新的区域后,我真的就试过两次没有主动去关灯,结果周围的小伙伴都宁愿把头埋在胳膊里睡觉,也没有一个人站起身。

还有两次我没有主动去开灯,而是在听到上班的闹铃后故意先去了趟卫生间,结果回来时,同事都已坐起身来在电脑前打字了,可周围仍旧是一片黑暗;

另外一次是因为我先提前跟公司刚来的新人们说了一句,灯的开关在某位置,这才有人想起主动去做。

其实我举这个例子不是没有道理的,像是我在上面提到的,坚持做这件事的就那么几个。

而无独有偶,我在新公司与他们将近一年的相处,也恰好是这些人,始终以主动的态度,或是优先照顾到别人的情绪去面对工作和交际。

虽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不过首先你得具备真的能成大事者的资本,否则只能说“你也太不拘小节”了。

比起能在大环境下凸显本事的人,我更欣赏的,则是把这些被大多数人忽略的小事,主动去做且坚持做下去的人。

希望你不要养成这种「理所当然」的依赖,因为越往后,你就越会知道,对细节敏感的人,往往能获得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做事如此,交际里也是如此。想想看,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打着「跟你很熟」的旗号,一点点自损他在你这里的好感。

我之前有个同事,经常我带些什么好吃的,就很自觉地过来要;有时还没经我同意,就会把自己的筷子伸向我的饭盒里;

别人给的喜糖,她也会主动来把我这一份里她喜欢的味道拿走。

还有一次,居然在我休假期间,穿了我的工作服。

本来我是不知道的,也就算了,可就在手插进口袋时,发现衣服的两个口袋里,一边装着瓜子,一边装着瓜子壳。

其实包括到现在,我都不是特别在意「我帮你一点」、「我多做一点」、「我委屈一点」。

我不喜欢的是,你觉得我「就应该无条件付出」这样一种态度。

记得还在上家公司的时候,每个大礼拜、节假日,我都会蹭公司领导或同事回南京的车,而父母每次都要买点小东西来感谢他们送我。

好几次他们说,都是顺路,反正自己也要回来,没必要这么客气的。

可父母一直坚持送上自己的小心意,哪怕对已经被我蹭过十几次车的同事,也依旧如此。

我想,父母是希望我明白:不要在习惯了得到之后,便忘记感恩。

就算再熟的人帮你,都不能当作是理所当然,因为他们本可以不这么做。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xgyy/33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