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对瓜子的喜爱让中国成为瓜子消耗量最多的国家,但是这深受国民喜爱的瓜子却来自美国。
年,张永平推动美国瓜子种子垄断中国,10年后又亲手打破垄断。
这位“种子大王”是如何让我们吃上优良的瓜子的?这期间又发生了什么?让我们一起回顾他的研究之路。
瓜子难题如何解决
如果把时间拉回到二十多年前,那么人们最先忍受不了的,可能不是生活条件的倒退,也不是网络的不发达,而是——竟然没有好瓜子可以吃了!
在那个时候,跑遍所有的市场,你都找不到在大小和口感上能和现在的瓜子相媲美的瓜子。
而且瓜子的价格相对来说也要贵上很多,不是大部分普通人家可以消费的起的。
当然,如果你真的想尝到相对好吃的瓜子也不是不可以,那就需要找到进口的瓜子品牌,再花上高价购买。
就算这样,这些瓜子吃到嘴里,不仅嗑的时候费牙,香味也不够浓。
那个时候的张永平也被这个问题困扰着。
但他所操心的问题除了瓜子好不好吃,还有更重要的方面,那就是瓜子要怎么种才最赚钱?
购买瓜子的顾客们不了解瓜子的生产种植,自然也不知道年左右的葵花种植产业有多么艰难。
中国本土的向日葵,有着坚韧的特性,不仅能够在贫瘠干旱的土地上生长,还不怕灼热的阳光,甚至就连结出的种子都比国外的品种大。
然而种植向日葵的农民却总是赔钱。
能适应严苛的气候条件的向日葵,遇见虫子和病菌,就从强健的“黑旋风”变成了娇弱的“林妹妹”,用尽各种办法都不能防治。
而且虽然种子体积大,但是一株向日葵能产出的种子数量却很少,两相抵消之下,葵农们的收益少得可怜。
张永平虽然学历不高,但是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几年后,也有着不低的社会地位和不菲的薪资。
在食品产业打拼的他,对瓜子的销售生产多有涉及,而他的家乡五原,正好能随处可见大片的向日葵茁壮生长在田地里,这也给了他更深入了解向日葵产业的机会。
五原本身的气候地质条件就注定这里不能种植常见的粮食作物,于是顽强的向日葵就成了农民的首选。
然而性状不够优良的向日葵根本没有支撑起一个家庭的能力,种葵不赚钱,不种更吃不上饭,五原的农民每天就在这样的两难境地里艰难挣扎着。
看着家乡的人民饱受困扰,张永平暗地里有了决定——一定要把向日葵产业发展起来。
那么究竟该怎么做呢?
亲手垄断国内市场
自然环境是无法改变的,那要改变现状,只能从作物上下手,而影响作物品质的“决定变量”,就是种子。
如果播种的种子一开始就不具备抗病抗虫和高产的基因,那么后期付出再多努力依旧无法达到想要的产量。
纵观国内,种子培育的领域依旧少有人涉及,与其冒着风险自己研发,引进现有的优良食用葵品种更加快捷,也能给葵农迅速带来收入。
为此,张永平对多个国家的几十种种子进行了筛选,终于选定了一个美国品种作为推广目标。
虽然选种和商谈代理合同令人疲惫不堪,但张永平知道,更艰难的任务还在后面,种子买回来没人种就是个大问题。
纵然张永平说得天花乱坠,响应他的葵农依旧寥寥可数,种之前的种子虽然赚得少,好歹自己熟悉,这从其他国家引进的“洋种子”万一出了差错,那可就血本无归了呀。
张永平知道,这是因为农民手中可支配的收入实在太少了,一旦冒险就是一家人的生计出问题,所以他们才这么犹豫不定。
但理解归理解,张永平不可能眼睁睁看着乡亲们止步不前。
既然他们怕亏本儿,那张永平就给他们吃下“定心丸”:
只要种他的种子,都可以先播种,等收获了再交钱,如果长不出来或者产量太低,他就当做把种子送给乡亲们了,一分钱都不要。
张永平都做出这么大的让步了,乡亲们依旧不敢答应。
种子钱是不用操心了,可是种出来的瓜子往哪里卖呢?
长出来的再多,卖不出去不还是不赚钱?
对于这些问题,张永平更是早有准备。
他之前就在食品公司任职,手上积累了不少食品的销售渠道,瓜子成熟了,他完全可以提供销路,不会让好瓜子烂到农户们手里。
好说歹说,这些飘洋过海的种子总归是在中国的土地上安了家。
种子不会像人一样“水土不服”,只要温度湿度适宜,就能成功萌芽生长。
第一年的向日葵田,就在凉爽的秋风中迎来了第一次收获。
葵农们心心念念了一年,从花盘开始结子就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