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新业态、新模式,全面融入经济、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给大众的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当然,技术如同一枚硬币一样存在两面性。数字技术在提高社会生产力、优化资源配置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新问题、新挑战,在部分平台经济领域出现的排他性垄断就是其中的代表。
在专家及业内人士看来,应加强数字化治理,营造开放、健康、安全的数字生态,才能避免技术“恶”的一面野蛮生长,通过设置“红绿灯”,将技术进步引向造福社会的正途。
监管势在必行
公平正义向来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即便是数字技术赋能下的各类载体也不例外。
这些年,数字技术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自不待言。数字技术推动了商品在价格、配置、外观、品质等诸多方面的公开透明,打破了地域的限制,让沟通从未像今天这般便捷,更催生了一大批知名互联网企业品牌,推动众多传统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数字经济进入起飞的初始阶段也意味着数字环境成为了社会的普遍环境,数字生活已经成为个体或组织的必需生活。”北京大学中国社会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邱泽奇说。
在资本的推波助澜下,一批互联网企业在支付、即时通信、网络购物、网约车、外卖、影音视听等领域影响力倍增,并日渐平台化,成为互联网上“基础设施”。但由此伴生出“二选一”“独家版权”“大数据杀熟”等行为。如果不加干预放任无序发展,“强者愈强,弱者愈弱”的局面将会更加突出。不但创新的“后来者”很容易被扼杀在摇篮,垄断对公众利益的侵害也是显而易见的。
与此同时,个人信息和数据泄露带来个人隐私保护风险,算法推荐加剧“信息茧房”,人工智能技术带来伦理安全风险……人们在享受数字技术带来便利的同时,不得不思考如何避免风险侵蚀。应对数字技术带来的挑战,对互联网服务管理模式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意识到互联网平台无序发展的潜在风险后,相关政策及时出手。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明确将“强化反垄断和防止资本无序扩张”列为年八项重点任务之一。从年12月14日首次对多家互联网平台的未依法申报违法实施经营者集中案予以处罚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陆续公布了一批互联网领域相关案件。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专家咨询组成员王健认为:“反垄断执法机构进一步明确了平台反垄断监管规则适用,分析认定更加清晰,充分体现了数字化时代反垄断监管执法特点和思路,平台经济领域市场竞争秩序正在稳步向好。”
从《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关于平台经济领域的反垄断指南》,到《关于强化反垄断深入推进公平竞争政策实施的意见》,政策层层递进,持续释放出国家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持续发展的信号,反垄断大网越织越密。在专家们看来,企业正常经营做大做强无可厚非,但如果凭借先发优势肆意妄为,发展到垄断谋求利益最大化,阻断后来者,这就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商业行为,就需要强有力的政策加以规范。
此外陆续出台《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必要个人信息范围规定》《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等规章制度,围绕个人隐私保护、算法推荐等问题划定边界,明确“红线”“底线”“高压线”,助推数字化发展做到循规蹈矩不逾矩。
强化内部自治
制度规范是为了营造更好的发展生态。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委员会印发的《“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提出:“鼓励平台企业将更多资源用于创新技术应用,提升产品质量服务,优化平台运行规则和平台营商环境,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放眼长远,鼓励企业在数字化发展道路上加强自治,释放生产力潜能,有助于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提高产品服务大众水平,在推动关键核心技术突破、推动我国数字经济发展、推动更好造福人民方面更进一步。
以二手汽车行业为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年1至7月,二手车累计交易量.84万辆,同比下降8.74%,与同期相比减少了86.5万辆。相比一些西方国家二手车流通旺盛的局面,被寄予厚望的国内二手车行业潜能始终释放缓慢,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线下二手车业务鱼龙混杂,“事故车”“泡水车”隐匿其中,消费者一不小心就会掉入消费陷阱中。
随着二手车电商的崛起,这种局面得到了一定程度改观。数字化技术再造二手车交易全流程,在互联网思维赋能下,二手车交易过程变得公开透明,可追溯性得到极大提升。一些二手车电商为了打造有信誉的品牌,更是在售后上下功夫,尽可能消除消费者的后顾之忧。
这其中,瓜子二手车的新电商模式,赋予用户可享受7天试驾时间,如对车辆不满意,可随时退车。同时还有订金秒退、30天全面保修、1年基础保障、事故火烧水泡终身包退的服务承诺。“这些兜底保障,在过去线下交易为主的时代,往往是消费者购买二手车的痛点。”瓜子二手车联合创始人王晓宇坦言。
而且,数字化还助力优质传统车商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目前,瓜子全平台活跃车商数量超过家,来自全国各地。截至7月中旬,仅安徽地区入驻平台的活跃车商数量相比去年增长近40%,车辆销往全国近个城市。
与之类似的是,网络购物在打破了商品地域属性限制,向消费者提供便捷的比价服务的同时,市场上的商品良莠不齐的情况同样突出。平台为所有商品提供了机会均等的展示机会,但对于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商品,有责任借由数字化手段加以过滤。
作为主打潮流商品销售的购物平台,得物先后牵头完成了“鞋类鉴别团体标准”“名表真假鉴定规范”等多项行业标准。以鞋类标准的出台为例,得物相关负责人透露,在鞋类商品日渐潮流化的趋势下,当时国内尚无统一标准及行业规范,得益于多年经验积累和沉淀,这就给了得物一个施展所长的机会。行业规范了,品牌企业才能有更长远的发展。
得物对所销售商品采取“先鉴别,再发货”的网购流程,保证用户在收到商品前,该商品已经得到查验鉴别。借助数字化技术,得物在计算机识别、AI辅助等技术手段上进行探索,进一步完善潮品鉴别查验的正确率与全面性。未来还计划打造人工智能鉴别场景,带领潮流鉴别行业进一步走向数字化、精细化、智能化。
专家指出,品牌之所以称之为品牌,关键就在于在消费者心目中的美誉度。互联网经过了漫长的宽松发展阶段,既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品牌,在这一过程中也不免杂草丛生。正所谓“解铃还须系铃人”,数字化催生出的问题还需数字化来解决。对互联网品牌企业而言,积极开展自治有助于化解经营风险,展现负责任的品牌形象,同时也为从自治迈向有序的行业共治提供可循的经验,夯实治理根基。
合力营造良好数字生态
数字生态的治理是一项全局性工程,难以做到一蹴而就,关键在于久久为功。
从平台常态化治理的角度而言,政策层面给出了明确的方向。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九次会议强调,把握平台经济发展规律,建立健全平台经济治理体系。鼓励平台企业创新技术应用,提升产品服务质量,加大平台反垄断监管力度,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8月19日的全国市场监管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进一步提出,要抓紧抓好平台经济常态化监管,加快出台支持平台企业健康发展的政策措施,着力构建以事前预防为重点的监管制度体系,尽快完善早发现早纠正的梯次监管工具。
此前对于个别互联网企业的处罚并不是最终目的,关键在于将包括平台经济在内的新经济形式纳入健康有序发展的正轨。特别是通过对一些典型案例的判罚,设置好“红绿灯”,打破“赢家通吃”的惯性思维,引导资本与平台在遵循规则的范畴内不断做大做强,积极投身促进科技进步、繁荣市场经济、便利人民生活、参与国际竞争的大潮中。
不容忽视的是,平台经济是我国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贯通国民经济循环的重要推动力量,是稳增长、稳就业的重要载体。不久前北京市委财经委员会召开的第十四次会议,明确要一企一策支持头部企业、平台企业发展,抓紧形成“绿灯”投资案例。支持平台企业向硬科技转型,布局新赛道。因此,在常态化监管框架内推动平台经济健康、有序、高质量发展仍然是主旋律。
善加利用数字平台,关键要使其造福社会公众。在当前经济形势存在不确定性的背景下,释放数字经济潜能,可以帮助大众增加更多就业机会和收入。中国劳动和社会保障科学研究院课题组日前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