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IE浏览器正式退出市场。你电脑上的IE图标或许已经消失了......
作为互联网时代的开拓性产品,IE浏览器陪伴了后初接触互联网的青春时光。从年8月16日正式推出,IE浏览器拥有近27年的旺盛生命力,几年时间便成长为全球使用范围最广泛、市场占有率最高的浏览器。
即便是超长待机,IE浏览器也开始落后于时代,变成老古董一般的存在。对网页的兼容性差、加载速度慢、不支持扩展插件等一系列问题让IE浏览器的使用率越来越低。
事实上,微软让IE浏览器退出历史舞台早有安排。早在去年,微软就宣布对InternetExplorer11暂停更新。随后,有用户发现使用IE浏览器打开某些网页会直接跳转到微软旗下另一个浏览器——Edge。相当于让MicrosoftEdge接棒IE。
连IE浏览器的商标,微软也安排得明明白白。早在年,微软法务亲自上阵在中国申请了InternetExplorer浏览器的商标,用的地址还是微软总部的美国地址。
商标快到期时,微软还申请过商标续展,将有效期延长了十年。到年7月,IE浏览器的商标“INTERNETEXPLORER”保护将到期。在到期前,IE浏览器已经宣布退出市场。但至少微软申请的商标保护没有浪费,陪伴了这款经典浏览器在中国的十几年时光。
我们或许都经历过IE浏览器独霸市场的时刻,当年登陆各大考试网站、官方查询系统都需要使用IE浏览器。大部分的网站都会优先设置成兼容IE浏览器,甚至某些网页打开后会提示:“此网站无法打开,您的浏览器不支持安全控件,请使用基于windows的IE浏览器”。
但IE没有随着互联网的日新月异跟上改变的步伐,这导致浏览器也在“去微软化”。谷歌Chrome浏览器后来居上,凭借快速的更新迭代,迅速抢占IE原本的市场,成为占有率第一的浏览器。
不像之类的国产浏览器,打开后会弹出大量广告弹窗。谷歌Chrome浏览器和苹果生态的Safari浏览器,同样拥有无广的干净生态,同时拥有快速更新迭代的能力;再加上以加载速度快著称的火狐浏览器,竞争之下,生态落后、打开速度慢的IE浏览器被挤压得几乎没有了生存之地。
更何况,谷歌在自身知识产权保护上也不落下风。02年就先申请注册了CHROME的两类商标,又在年补充注册了8类,保护范围落地更广泛。
互联网的速度太快了,产品也需要不断迭代适应新时代的发展趋势。一旦落后,很可能被后浪拍在沙滩上,IE浏览器就是活生生的例子。这么看来,存活了二十年甚至仍有稳定用户群的QQ简直堪称互联网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