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淮海路上的淮海公园

白癜风医生 http://news.39.net/bjzkhbzy/180114/5999159.html
                            

原创袁念琪上海人家AB面

图说:淮海公园(年)

袁念琪摄

漫步淮海路和南京路这两条著名商业街,都能见到公园;但公园名源自路名的,只有淮海中路号的淮海公园名。就是在同一条淮海中路,号的公园叫“襄阳公园”;之前叫过“林森公园”,这倒是取自那时的路名“林森中路”,这是淮海中路的前身名。而在南京路,西路号的公园也不叫“南京公园”,却是喊“人民公园”。

上海的公园不少,来源可分四类:一从私人花园演变而来,二为原租界所造,三是解放后新建,四由墓地坟山改建,淮海公园就是脱胎于八仙桥公墓。

年(清道光二十三年)上海开埠后,来沪和定居上海的老外逐年增多,人生自古谁无死,老外也概莫能外。就在开埠翌年,上海就出现老外办的第一个公共墓地——山东路外国公墓;上海人称“外国坟山”。“谁浇杯酒到棠梨,强弱同埋绿草畦。七万里人三尺家,旅魂归否大洋西。”(六勿山房主人《申江百咏》)

图说:八仙桥公墓——公共租界的公墓造在了法租界。

在八仙桥地区,公共租界工部局先建公墓。年(清同治四年),以规银两买下现淮海公园中部南部和原南市区体育馆这一3.4万平方米地块。三年后,建成公共租界新公墓,后称八仙桥公墓。公共租界的公墓造在法租界里,也算是块飞地了。

图说:法租界所建八仙桥公墓中的法兵墓。

一条路从八仙桥由北向南通向公墓,公共租界叫它CemeteryRoad(坟场道),法租界叫它CimetireRuedu(公墓街),上海人叫它“坟山路”(今龙门路)。两个八仙桥公墓共有个墓穴,老外占93%。因法租界墓地面积只有公共租界一半,三十四年后就客满;公共租界公墓则到年满穴。

图说:八仙桥公墓的葬礼。

在晚清出版的《淞南梦影录》中,黄亦埙对“外国坟山”如是说:“西例饰终之礼,俱从简略。……既葬,即平其土,不封不树,惟立一小石碣,书其生平事迹而已。”上世纪80年代到浦东公园拍片,见树丛里老外墓,简单如黄亦埙所述。

“外国坟山”居霞飞路(今淮海路),无碍商家沿路从东向西蔓延,也不影响这条路的商业街形成。年,日商在“外国坟山”东首开卖皮鞋的高岗洋行。六年后,中国人在这条路开第一家皮鞋店——文安皮鞋店。至此,商店已至葛罗路(今嵩山路);可以说,从八仙桥地区发展而来的商业街已浮出水面。

将八仙桥公墓改公园的议案,出现在年8月上海市一届人大常委会第9次会议。把“丛树阴森外国坟”(藜床卧读生《上海杂记》)改公园是有道理的,因它拥有较好的绿化。“绿树荫浓,不见天日。虽曰义冢,亦一清净世界也。”(黄亦埙《淞南梦影录》)在八仙桥公墓,种了悬铃木、香樟和罗汉松等,其中1株瓜子黄杨和2株广玉兰的树龄在百年以上。建公园,绿化只需稍作调整和充实。

图说:郁郁葱葱的公园。

袁念琪摄

年12月12日,上海市政府第27次市长办公会议决定,由市人委发沪会厅议字第号《通知》:以市建委为主,召集市民政局、市园林管理处和外事处等筹建公园。翌年6月,报登迁墓公告。

两租界八仙桥公墓占地面积,时为3.53万平方米,原计划全改公园,后考虑当时的邑庙区无体育场;市人委年1月8日批准将“外国坟山”的2.67万平方米改公园,其余平方米建体育场。2月6日,八仙桥公墓全部坟墓迁青浦吉安公墓,“外国坟山”的历史宣告结束。

图说:淮海公园一角。

袁念琪摄

3月17日,投资16.74万元的建园拉开大幕;负责规划和绿化设计为市园林管理处设计科陈丽芳,负责施工是市园林管理处绿化工程队;工程于6月20日竣工。公园东自普安路,西到南市区体育馆和嵩山消防队;南起太仓路,北至淮海中路;呈J形。前门开淮海中路,为正门;一后门在太仓路。7月1日对外开放,公园不大,在上世纪90年代后期,面积为2.63万平方米,面临淮海中路一侧缩进了不少。年再次改建,面积约平方米。公园之小,看来还是先天不足,受前世“外国坟山”所限。

“外国坟山”变身公园,笑嘻嘻替代了哭出呜啦;不仅笑比哭好,更为淮海路和这座城市增加了一颗绿肺,改善和提高了生活环境。虽淮海公园道路地坪面积的27.34%比例比一般公园大,但绿地终占了总面积的63.67%。

图说:防空洞藏匿假山下。

图说:上世纪90年代,淮海公园退园让路。

虽住淮海中路旁,去得最早和最多是复兴公园,只因离家近。从住的茂名南路弄往东,穿过相通的瑞金二路48弄,出来对着皋兰路,走到底就是公园边门。从家里去淮海公园,也从48弄出来,沿瑞金二路往北到淮海中路小拐弯,向东直走。当见到号淮海花店的玻璃房,淮海公园就在眼前。

淮海公园虽去得少,但在年1月却去多次。进园采访工人收藏家张其斌,他假借公园的展览馆办收藏展;著名画家颜文樑为弟子题写了展名。之前,公园里办过赵丹书画展。

图说:办展淮海公园的工人收藏家张其斌和妻子戎雪芳。

那几天,张其斌与妻子戎雪芳忙着布展。他家住不远的桃源路,15平方房间里,有藏品多件,平均每平方超过66件。他15岁学画,到王佐佑画室学素描、到哈定画室学水彩;从画静物爱上了收藏。他在淮海公园展出收藏的德法、英美及瑞士等国古钟多座,陶瓷工艺品多件;还有不少风格迥异的灯具,其中印象最深的是60公斤的火枪手达达尼昂落地灯。那么多珍贵精美的藏品,而公园夜里无人,我还真为他担心。为方便联系,还记下那时公园的。

袁念琪:年从农场考入大学,获法学士学位。年考入上海电视台,高级编辑(专业技术二级),获上海长江韬奋奖,上海市作协会员,入选《中国新闻年鉴》。年发表作品,获全国报纸副刊作品年赛一等奖,收入王蒙主编《中国最佳散文》。著有《上海品牌生活》、《上海门槛》、《上海姻缘》、《上海B面》和《零食当饭吃》等。

原标题:《淮海路上的淮海公园》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achildren.com/sstx/298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