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下,教育回归初心。滨江区的各学校基于现有的劳动教育资源,开展了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活动,他们走出课堂,走进田间,体验劳动的乐趣,用劳动教育响应“双减”,达到落实“双减”,成长不减的目的。
滨和小学的校园里,有一个劳动基地——暖园。暖园占地约两亩,园中有蔬菜区、粮食区、花卉区、果园等种植区域。每个年级负责种植和养护不同的作物,感受不同季节带来的种植体验。
秋天,收获的季节到了。暖园里那片片稻田翻着金浪,向日葵地里的大花盘已经弯了腰,番薯地里番薯也可以挖了……9月28日,滨和小学迎来了首届“丰收节”。让孩子们走进自然、观察生活,探索秋天的奥秘、体验收获的快乐。
采摘硕果,收割喜悦
向日葵地里,同学们迫不及待地忙活起来:有用手丈量花盘的,有用力剪花茎的,有小心翼翼掰瓜子儿的,还有一本正经数瓜子粒的……不一会儿,每个人的篮子里都多了一个大花盘。
还有番薯地,同学们锄头、刨铲齐上阵,有的干脆直接动手挖。
最引人注目的是水稻田边,裤腿高高卷起,镰刀稳稳握住——割稻小能手们正跃跃欲试。开始了,同学们迈着稳健的步子,蹚着水走到位置,一手抓住稻子,一手用镰刀割了起来,动作虽然还不太熟练,但是那份专注令人赞叹。
制作美食,品味幸福
“我们要来炒瓜子喽!”“我们一起烤番薯去!”“快,我们去打谷粒吧……”在老师的协助下,这边的同学在大铁锅前炒起了瓜子,那边的同学守候在烤箱前,只听“叮”的一声脆响,香喷喷的烤番薯出炉了。
“好香!”“比我家里吃的香多了……”
“怎么会有这么好吃的番薯?”
“老师,您也尝尝,这味道太赞了!”……
一粒粒香喷喷的炒瓜子,一个个香甜可口的烤番薯,这些美食成了此时此刻的焦点,这可是同学们辛苦了一季的成果呀!和老师、同学一起分享自己的收获无疑是一桩美事,那味道不仅香甜,还一直往心坎儿里钻,这温馨舒心的感觉不就是幸福吗?
一直以来,学校结合课程,让暖园成为了学生学习和体验的另一个课堂。科学课、劳动教育课、拓展课、X课程相关内容的开展都离不开这一片劳动教育基地。编织坊课程,让学生能够从种植棉花开始,了解棉花的一生,采摘之后又如何纺成线,织成布;园艺课程让学生把自己种植的花卉进行加工和修剪,打造成插花艺术作品,赠予家长和老师,献上美好的祝福;魔幻厨房课程,让学生将种植区里丰收的果实加工成一道道美食,与大家一起分享劳动的充实和丰收的喜悦……
放学后,园子里也常常能看见三个一群,五个一组的学生,或在观察,或在除草,或在浇水,或在修剪枝叶……原来,他们正在完成有趣的探究作业。在此过程中,孩子们通过实地体验,对所学的知识进行了验证,还收获了亲近自然的喜悦。
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滨和小学将继续把劳动教育落到实处,并积极开发新的课程资源,为“双减”助力,增强学生和教师的幸福感,提升教育品质。
供稿:滨和小学
推荐阅读?钱塘实验小学的一道风景线,每天清晨准时出现?“双减”政策背景下,今天怎样做家长?新学期新面貌校园里的这些变化,你发现了吗??“双减”减负不减质,来看滨兴的“加减法”?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